(吉隆坡28日讯)教育部突然强制学生戴国旗扣章引起争议,对此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解释,此措施与实际促进爱国精神教育无冲突,也并非零和博弈,两者能够共存、互补。

黄家和在脸书撰文坦言,很多人质疑戴国旗扣章的措施过于表面和形式化,更建议透过教育课纲,真正从教育角度、提倡爱国团结精神。

“教育部没有更好的事情做吗?绝对不是。大家可以对国旗扣章提出质疑,但也不能否定,佩戴国旗扣章有其意义、佩戴国旗扣章与教育工作,并不是零和游戏。”

近几年种族课题频频发生

他指出,近几年国家面对种族和谐问题,就连城市翻新法案、限制首相任期这些与种族无关的课题,都被有心人士从种族角度炒作。

他说,我们要如何教导孩子们,为作为马来西亚人感到自豪,致力团结在马来西亚的旗帜下。

“2027年教育课纲,我们要打造的是一批能够以马来西亚人自豪的孩子们,我们要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团结和谐、成为国家未来的领袖。”

“如果说国旗扣章只是形式,那课纲改造就是内涵,两者没有厉害冲突、也不是零和博弈,两者能够共存、互补。”

针对提倡爱国精神的政策,黄家和说,教育部在去年开始,推动昌明大马世代 GenMadani活动,灌输昌明爱国情操、团结互助精神,这是对孩子们的思想塑造。

他特别点出,在两个月前,他在森美兰伊斯兰理科大学看到了GenMadani孩子的精湛演出,当局特别安排了马来传统鼓、印度鼓、24节铃鼓、华中铜乐队的表演。

“多元就是美、团结就是爱。”

扣章不会加重负担

针对国旗扣章的费用与安全,黄家和说,有人质疑这会加重家长的负担,以及扣章会否弄伤学生。

“教育部了解,所以我们每个学生分配两枚国旗扣章。有人说,其他制服怎么办?所以教育部安排分配的是扣章、不是缝制徽章,一个每天使用、一个充作后备。”

“也有朋友说,扣章或会在运动时会擦伤孩子。我问了女儿,带了巡查员的扣章两年,有擦伤过吗?还好、没有,不然我会比任何一个人心疼。”

不影响学生福利

针对有人质疑教育部为何不省下这笔钱,做其他硬软体的提升、或提升学生福利,黄家和重申,这也不是零和博弈。

“我们去年拨出2亿8400万,作为四年级以上孩子的购书卷,不分种族、宗教、家庭背景,人人皆有。”

“我们今年拨出7亿9100万,给予孩子们作开学援助金,马来同胞的孩子150令吉、华裔同胞的孩子150令吉、印裔同胞的孩子150令吉。”

“我们今年也拨出8亿6900万令吉,作为赤贫孩子的早餐计划拨款,让贫苦孩子能够有更好的营养早餐。”

他强调,在落实国旗扣章政策后,不意味着教育部会取消以上福利。

“教育部长法丽娜和我一样,都是有孩子在政府学校读书,我们对孩子的教育,有共同的话题;我们不是坐在冷气室做政策的人,我们绝对会从孩子方面思考。”

"每一个政策,自有褒贬,涉及您的孩子,也影响我的孩子。感恩认同和鼓励我们的朋友、珍惜每一个不认同我们的留言;我们并不完美,但我们会继续尽我们的能力去做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