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25日讯)董教总对政府在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,既没详列各源流学校所获拨款,也没有提及国民型中学、教会学校、华文独中和三所民办大学学院是否受惠,感到失望。

董教总今日发表联合文告,呼吁政府细列各源流学校拨款,支持独中及民办大学学院的发展。

文告说,在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,教育部拨款位列榜首。

文告说,教育部是获最多拨款的部门(552亿令吉),相较于国盟政府去年10月的宣布(556亿令吉)减少了4亿,但比2022年(526亿令吉)增加了26亿。

文告说,今年各源流学校的维修与提升拨款比前朝公布的11亿减少至9亿令吉后,这些学校是否公平享有水电费和排污费等行政开销拨款尚未可知。

“为此,我们要求政府参照2019年和2020年财案,详列国小、华小、淡小、国民型中学、教会学校、全寄宿学校、玛拉初级理科学院、民办宗教学校、独中和民办大学学院(新纪元、南方和韩江传媒)等拨款细节。”

另外,董教总也对预算案公布兴建的7所新学校中,并没有包括华小和淡小感到失望。

文告说,华小和淡小也是国家教育体系重要一环,无论拨款拨地、增建或迁建,政府有责任按人口与教育需求制度化处理。

文告说,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为首的联合政府,不应延续国阵和国盟政府的作风,面对各源流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的拨款应秉持公平态度,在接下来的预算案辩论阶段有必要公开说明,如何透明化处理拨款,列出各源流学校的维修与提升拨款、建校计划等具体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