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24日讯)在希盟政府宣布不签署《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》(ICERD)后,部分律师均不满希盟没兑现改革承诺。

据《Malay Mail》报导,他们希望未来政府能继续签署公约,就如其他主要人权公约一样。

民权律师梁信友(New Sin Yew)指出,政府应坚守承诺,因为公约可以解决部分人士的忧虑。

“感到遗憾的是,我们已经屈服于制造恐慌和种族主义言论。”

“签署公约并不会影响联邦宪法第153条文赋予土著的权益,只要他们需要受到保护,或是提升其生活水平;相关条文下的扶弱政策应该继续下去,直到不再需要这政策为止,但这是另一个辩论课题了。”

没有“新马来西亚”了

他说,有关ICERD的辩论已经失去了其重要性和客观性,因它已演变长政治和种族课题。

“我们应该在改善人权方面,踏出重要的一步,政府应该重新考虑不签署公约的决定,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磋商,以消除任何恐惧。”

另外,人权律师西蒂卡欣则谴责了有关“新马来西亚”的想法。

“根本没有所谓的‘新马来西亚’,我的所有预测将成真了。”

“这令人非常失望,政府应该展示出领导力,而不是屈服于国内极端主义的声音。”

“度过了60年,我们需要强大的领导力,来带领我们走出种族主义和歧视的旷野。”

适当的时候应该重提

伊斯兰律师尼占巴昔指出,所谓的“社会契约”是指享有共同利益的术语,而所有公民必须依靠彼此,和平相处。

“它是政府合法治理公民的实际基础,而忽视签署公约的争论,仅会导致社会骚乱。”

他也认为,政府仅是要优先处理财务状况,才不签署公约。

“这应该是关乎优先处理的问题,而不是屈服于任何制造恐慌者,现实情况是,我们拥有一个新政府,而他们要面对前朝政府留下的烂摊子。”

“在这种情况下,签署公约或讨回被偷走的数十亿款项,哪一个才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首要任务呢?”

“国库的大门被打开了,肆无忌惮的人士试图捲款潜逃,所以现阶段专注于财务问题是明智的,而我真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在适当的时候能回到ICERD课题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