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隆区民众每年花在塞车通勤的燃油竟高达68亿令吉!

据《马来西亚前锋报》报导,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(UPM)道路安全研究专家刘德华博士表示,巴生谷每天约有220万驾车者在早上上班高峰时段被堵在路上。

“高峰时段,特别是早上6点至9点,每天进入首都的车辆达到220万辆;这导致交通拥堵,令上班族在车内花费更长的时间。”

他在报导中提及,吉隆坡市政厅一项未注明日期的研究发现,平均每天有600万辆汽车进入首都,其中220万辆是于高峰时段进入。

该研究还发现,通勤者每年平均在车龙中花费580小时,导致平均每天在路上的出行时间为135分钟,即2小时15分钟。

车龙中的车辆在不行驶时每小时消耗2.6升燃油,进而造成惊人的浪费。

刘博士表示,除了周二至周四,通勤者在周一和周五的高峰出行时间更长,高达180分钟,即每天3小时。

“交通拥堵对经济和环境都有害。”

近90%民众一人一车上路

他说,国人对私家车的依赖度非常高,且有近90%的道路使用者每天单独驾驶,导致日常交通拥堵。

"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会国家造成经济损失,因此政府需找到解决方案,因为这对各方都没有好处。”

他补充,持续的交通拥堵加剧了各种问题,包括路霸和攻击性驾驶事件,因为长时间待在车内,人们变得越来越不耐烦。

此外,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是造成我国空气污染的第二大因素,仅次于制造业。

“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,环境污染还会继续发生,特别是在全国各大城市。”

目前,我国民众仍享有燃油补贴,最便宜的 RON95 汽油价格为每升2令吉零5仙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巴生谷去年的人口估计为700万人,我国去年的本地汽车销量却创下历史新高,售出79万9731辆,2022年则为72万1177辆,同比增长约11%。

刘博士警告,新建大道不应被视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长期解决方案。

“车辆的增加最终会导致交通拥堵问题反复出现。”

相反,他主张改变通勤者的行为,转向使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,作为缓解城市地区交通拥堵的可持续长期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