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8日讯)经济学家和商会纷纷对2023年财政预算案赞赏有加,因为面临全球经济衰退,它有助于缓解大马情况。
尽管如此,他们对政府不愿扩大税基表示担忧,特别是重启前朝国阵政府废除的消费税(GST)。
吉隆坡大学(UniKL)商学院副教授艾米祖海米(Aimi Zulhazmi Abdul Rashid)接受《Malay Mail》访问时说,2023年财政预算案总值3723亿令吉,比2022年的预算多出400亿令吉,足以说明政府认真看待经济,确保国家经济在明年处于最佳状态。
他说,我国需要靠这笔庞大预算来协助国家经济全面复苏,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领域,并指这笔预算也是为了确保本地经济在明年(即全球经济掀衰退潮)能继续领航。
"整体而言,这是一份照顾社会各阶层的财案,因为它有按照现有的经济情况来增加补贴。”
他还说,明年全球经济将更加艰难,这意味着国内贸易必须成为大马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增长引擎,以及保住就业机会。
"有趣的是,讲稿内并没提及政府所预测的收入,部长只是预计明年赤字会减少。”
另外,经济学家兼市场教育中心总执行长卡梅洛(Carmelo Ferlito)指出,减税是一项勇敢且受欢迎的措施。
"这是‘促进增长策略’的重要部分,但它必须搭配‘全面的削减支出策略’和更好的税收制度,以避免损害政府的财政状况(以及制造更大的通货膨胀问题)。
"我只能说‘减税’连同其他中小型企业的计划,如奖掖和贷款计划,释出了一个信号,即‘骑虎难下’,但这能催化积极的展望,有助于应对最终的经济困难。”
他说,他支持这些措施,但政府必须透过节省运营支出,以确保长期平衡支出。
不过,他说,他发现2023年财案并没说明平衡支出的方案,反而是在为公务员加薪,以及继续补贴。
"若我们不改善税收和削减开支,债务和通货膨胀将成为更严重的问题。
"尤其是在减税的情况下。减税非常重要,但这只是一部份。若支出没有合理化,那么我们就有麻烦了。”
因此,他建议政府重新审视其作为雇主、投资者和开发商的多重角色,并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在没有直接参与的情况下,提供商品和服务。
昨晚,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(中总)总会长丹斯里卢成全表示,财政部在应对我国的经济和商业挑战时,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。
他说,尽管本地经济已经陆续开始复苏,但人民不能满足于现状,因为2023年国内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,尤其是全球经济衰退和经济环境恶化的风险,特别是在我国的主要市场,包括美国和欧盟以及中国。
卢成全表示,中总感到失望的是,2023年财案并没有提出扩大国家课税基础的税收改革,例如重新引入GST和解决狭窄的税基。
本月7日,财政部长东姑扎菲鲁在国会提呈2023年财政预算案,这是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政府上台以来的第2份预算案,也是第15届大选之前的最后一份预算案。
东姑扎菲鲁表示,2023年财政预算案开销为3723亿令吉,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笔预算的财案。
在3723亿令吉总拨款中,2723亿令吉为管理开销、950亿令吉为发展开销,以及50亿令吉供新冠基金、20亿令吉为应急储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