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的斋戒月就已经过了一个星期,新月升起时就是开斋节了,而现在一到"斋戒月市集(Bazaar Ramadan)”营业时间,就会有很多穆斯林摆着各式各样传统马来糕点的摊子在叫卖。
曾经有外国友人说马来西亚的糕点最丰富多彩,尤其是马来糕点,有些还融入了娘惹的风味而且颜色鲜艳,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,不多说,小编立刻来介绍一些不容错过的美味糕点吧。
一、马来粽子(Ketupat)
大家对马来粽子肯定不陌生,就算没吃过,只要是斋戒月,全国各地的商场装饰也少不了这个最具开斋节象征的糕点。
菱形状的马来粽大抵可分两种:一种是采用羽状棕榈叶(daun tupat)包裹,另一种则是用椰叶扎成,里面放的是加了适量椰浆的半熟糯米,包扎好再煮熟后,就可以上桌啦。
二、马来麻糬(Dodol)
这个不用等到开斋节,肯定大家都吃过,通常买到的都会是包成小小三角形,然后一口一个地吃,甜腻粘牙的口感加上各式各样包括榴莲口味都有,让人爱不释手。
三、椰丝糯米饭(Pulut Inti)
用香蕉叶包得像个迷你版的椰浆饭,但里头的材料一点都不相像—— Pulut Inti包的是糯米饭和椰丝,用椰糖炒过的椰丝很香甜,搭配口感弹牙的糯米饭,就是一道风味十足的传统甜点了。
四、斑兰椰丝卷(Kuih Ketayap)
斑兰椰丝卷是最普遍可以吃到的马来传统糕点,煎得香喷喷的班兰味绿色薄饼里头包裹着用马六甲椰糖炒过的椰丝,有的时候还会刻意炒得稍微带焦,多了一股焦香味真的别有一番滋味哦!
五、葱蔬虾球(Cucur Udang)
这款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大马全民美食了,就连学校门口都会有人摆档叫卖,口感与华人的虾饼满类似,通常是面团混合小葱头、虾子和各种蔬菜油炸而成,沾着辣椒酱吃更美味。
六、椰香绿豆糕(Kole Kole/Kole Kacang)
椰香绿豆糕的外表看似巧克力慕司蛋糕,但味道却天渊之别,因为这是以椰糖、绿豆粉、香草精和椰奶打成褐色面糊,然后倒入容器让混合物冷却,再淋上焦化的椰丝制作而成。
七、甘榜甜甜圈(Kuih Gelang)
虽然长得跟Big Apple卖的甜甜圈很像,但Kuih Gelang形状较小,口感也更扎实,刚出炉就会先撒上一层白糖,糕点冷却后白糖会凝结成一层白色的糖衣,吃起来的滋味还不错的哟!
八、椰丝红糖糕(Apam Gandum)
Apam Gandum形状不一但都会是咖啡色,特点是表面撒上雪白的椰丝,蓬松柔软带点红糖味,口感类似华人的发糕,可吃起来又明显不一样,有时也会有班兰口味呢。
九、斑兰小甜糕(Kuih Cara Manis)
以纯天然的椰浆和斑兰汁加上面糊,内馅用切碎的椰糖组成的斑兰小甜糕,在煮热后咬下嘴里时,椰糖有喷浆的感觉,吃了会停不了口!
十、兰香美人糕(Putri Salat)
这道"高颜值”的糕点有许多别名,kueh salat、putri salat 和 seri muka。Putri Salat 是由糯米、椰浆、斑兰汁、鸡蛋、奶油等材料制成,上层是绵密香甜的斑兰糕,下层则是糯米饭。
十一、香蕉粉粿 (Nagasari)
这块白色粉粿是以芭蕉叶裹成枕头形状,拆开芭蕉叶,发现的不仅是由椰浆混合米粉及玉米粉制成的晶莹诱人粉白点心,咬开一半竟然是一块香蕉,让口感层次更丰富。
十二、椰丝球(Ondeh ondeh)
弹牙的椰丝糯米小球里头包裹着的是椰糖融化后的椰糖浆,将一整颗小球丢进嘴里,咬下去的同时椰糖浆在嘴里爆开来,就像爆浆丸一样,又香又甜的滋味真的超赞!
十三、糯米粉丸(Badak Berendam)
作为椰丝球(Ondeh ondeh)近亲的糯米粉丸 badak berendam(直译"河马浸水”)同样美味可口。这道甜点的吃法类似华人的汤圆,浓浓的椰浆浮着裹着椰糖的粉丸,令你食指大动。
十四、西米椰筒(Abok Abok)
这个筒状蒸糕是用西米混合椰丝和盐,撒上椰糖后用芭蕉叶卷成筒状,以牙签固定形状再拿去蒸。融化后的椰渗入西米里,吃起来别具风味。
十五、三角糯米糕 (Lopes)
三角糯米糕是很常见的马来糕粿,但很少人晓得这道糕点的制作时间需要至少七小时,包括将糯米浸水、裹成三角形后再煮。若佐以椰丝和椰糖浆一起食用,你还可以品味到芭蕉叶的独特香气。